大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权倾南北 > 第二零五五章 战还是和?

第二零五五章 战还是和?

攻邺城的时候,纵然其披麻捧玺,我们也不会放过他了。”

    对于户部来说,自然没有什么比宇文宪投降、大汉和平接收北方更加合适的选择了。因为这样不会耽误大汉通过经济来影响北方,而且还会减少大量军事上的开支。

    “陈尚书此言差矣,”张须陀径直反驳,“宇文宪不比宇文赟,乃是一代枭雄也,其必然不会甘心雌伏,不过是要等候时机以待变化罢了,一旦我们给予其机会,其自然会卷土重来。”

    萧世廉位高权重,自然不好在这个时候直接就和陈叔慎辩论,因此张须陀自然就要代表军方。

    陈叔慎还要说什么,看到许善心走进来,便不再说话。

    许善心换掉了自己象征使臣身份的峨冠博带,只是用扎了头巾,换上一身便服,沐浴之后自然还是这样更加清爽。

    “爱卿入座吧。”李荩忱指了指已经准备好的位置。

    许善心行礼之后入座。

    “爱卿也听到了,宇文宪意欲和谈,现在就要看我大汉是战是和了。”李荩忱也不耽搁,扫过张须陀和陈叔慎,“文武之中有欲和谈的,有欲继续征战的,朕不知北方确切情况,因此也不好下定论。”

    许善心当然知道此事肯定会引起朝中文武之间的矛盾冲突,虽然身在北方,但是南方朝堂上的风声他还是能够通过白袍传递进来的消息知道一些的。

    原来乱世之中,国家之间的征伐自然一向是不管百姓生死的,甚至汉人百姓都会被直接抓起来充当军粮,百姓的身份地位连畜生都不如,毕竟战争失败了之后,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即使是竭泽而渔也必须要先打赢了再说。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整个大江,不,淮水以南都已经完全结束了战争状态,百姓多年休养生息、国家元气正在恢复,北伐至此,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严重的阻碍了南方很多民政设施的建设。

    比如从建康府直达岭南的驰道,就一直拖拖拉拉没有完工,现在从岭南到江南的大规模运输还要仰仗于内陆的灵渠和海路,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大量的民夫被征调北上,国库之中的资金等等也必须要向北方倾斜,没钱,自然什么都白搭。

    而这条南方商贾百姓们期盼很久的驰道迟迟不能完工,尤其是关键的横穿五岭的工程一直没有开始,已经引起了很大的非议。

    朝廷不再把百姓视作草芥,自然就不能不顾及百姓的想法和声音。

    所以文官们同意休战,并不是无理取闹。

    这休战又不是两边罢兵不打了,而是宇文宪要俯首称臣,只需要给他保留一处封地,然后多加监视就是了,难道还真的以为宇文宪留下来那点儿兵马能够翻天不成?

    但是武将们的说法也不是不无道理。

    斩草除根,是最简单的办法。

    不然的话这些鲜卑人,又有谁知道会不会和那草原上的野草一样,春风一吹就好一番疯长。

    是战是和,文武之间既然争执不下,那宇文宪本身的态度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