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 113【狭路相逢】

113【狭路相逢】

放哨,一旦发现官兵立即卷铺盖进山。

    至于莫名其妙被攻击的李邦华,天亮时分清点人数,气得想要杀回去弄死天河镇的匪寇!

    二百三十多个乡勇,此时只剩一百九十多个!

    来到黄家镇登陆,李邦华立即派人探查敌情,自己带兵在河滩略作休整。

    探子很快回到汇报,说镇内镇外一个人都没有。

    李邦华眉头紧皱,他带兵绕个大圈子,前后耗费二十天,竟然还是扑了个空?

    李邦华拾级而上,来到客栈门口,那里还挂着求购玉米、红薯的广告牌。

    带兵来到镇外,经过几间民房时,李邦华若有所思。

    那些民房都是土墙,用石灰刷着宣传标语:人人有田耕。

    又来到一处民房:人人有房住。

    接下来,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标语——

    人人有衣穿。

    人人有饭吃。

    老人有人送终,孩子有人养活。

    寡妇快快改嫁。

    不让小孩读书要罚粮。

    均田地,等贵贱。

    李邦华盘腿坐在田埂上,看着“均田地,等贵贱”直发愣。

    李家虽是大族,可李邦华却出身贫寒。

    他父子都考上举人,读书花了太多钱。家里的十几亩地不够花销,连进京赶考的路费都不够,只能跟父亲结伴,徒步从江西走到北京——他那村里的田亩,都被当地几大家族占了,他即便考上举人,也无人前来投献土地。

    底层农民有多苦,李邦华清楚得很,他自己也下田种过地。

    突然间,李邦华很想见见赵瀚,跟那个反贼当面聊聊。他想劝说反贼,天下大同不是这么搞的,应当努力科举做官,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

    放眼望去,冬小麦苗郁郁葱葱,李邦华看得一阵喜欢。

    看着看着,李邦华猛地站起,大声呵斥道:“不准踩坏麦苗!”

    一个乡勇说:“先生,这是反贼的麦苗,全部给他们毁了才好。”

    “放屁!”

    李邦华大怒道:“反贼是反贼,庄稼是庄稼,种下去的庄稼哪能毁弃?谁再毁坏麦苗,军法处置!”

    乡勇们面面相觑,都觉得这位李先生太迂腐。

    但无人胆敢抗命,各自跑去民房里,试图搜寻没有带走的财货。

    就在李邦华准备撤兵时,突然有探子来报:“先生,反贼下山了!”

    李邦华怔了征,随即拔剑大呼:“众儿郎,随我杀贼!”

    ……

    庞春来已经带人进山二十多天,村民们都闹着要回去,给进山前种下的冬小麦锄草追肥。

    再不回去干活,可是要耽误收成的!

    而且天气越来越寒冷,再耽搁可能会下雪,到时肯定有人畜被冻死冻伤。

    由于官兵退去多日,对岸稍微下游的簧坝村,左孝良已经带着村民返回。他安置一番,又过河进山,跑去寻找庞春来。

    两人一合计,认为官兵不会再来,于是武兴镇的全体村民也开始下山。

    李邦华派进山里的探子,正好跟庞春来派下山的探子撞上。

    双方探子,只隔十余步,大眼瞪小眼,吓得各自回去禀报敌情。

    “不要慌乱!”

    庞春来虽然眼神不好,但地形轮廓却知道。

    他立即下令说:“咱们拖家带口,还有粮食和牲畜,肯定跑不赢官兵。撤回后面那道山梁,把粮食和物资,堵在一起做屏障。快快搜集石块,青壮在前,女人也上,把老弱和牲畜保护好!”

    李邦华带着一百九十多乡勇,紧赶慢赶来到山中,迎接他的是简易工事。

    麻袋和箩筐里都装着粮食,还有独轮车和其他物资,都被排成御敌的屏障。无论男女,只要有力气的,都拿起了锄头扁担,还搬来许多石头准备往下砸。

    每家被抽调走一个青壮当兵,陈茂生的宣教队也抽走一些,剩下的青壮已经很少,大半属于老弱妇孺。

    庞春来瞪大了双眼,想要看清敌情,却只看到一些影子在晃动。

    左孝良高举着锄头,呐喊提振士气:“乡亲们,狗官带兵来了,想把咱们的土地和粮食抢走。你们答不答应?”

    “不答应,不答应!”

    老弱妇孺齐声大呼,他们虽然心里害怕,却更怕失去土地和粮食。

    而且,地形也对他们有利,官兵只能正面仰攻。

    左孝良又喊:“杀狗官!”

    “杀狗官,杀狗官!”

    村民们越吼越大声,就连几岁的孩童,都跟着一起呐喊,似乎这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李邦华的脸色极为复杂,他忠君报国、勤政爱民,到头来却被皇帝罢官回乡,征讨反贼又被骂成是狗官。

    “叔父,都是些老弱妇孺,青壮顶多三四百。他们没啥正经兵器,只要咱们士卒用命,当可一战而下。”李邦华的侄子建言道。

    李邦华默然不语。

    第一,对方占据地利,又士气旺盛,真的可以一战而下?

    第二,对方多为老弱妇孺,全部杀了很光彩?

    思虑良久,李邦华对侄子说:“你去劝降,就说只要他们归顺官府,以往的罪责都既往不咎。”

    侄子立即爬坡而上,还没来得及开口,几块脑袋大的石头就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