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一百二十五章:听说你有一面非常清晰的镜子

第一百二十五章:听说你有一面非常清晰的镜子

,虽然里面有些气泡,但数量不多,玻璃制造成功了。”陈松看着手中的玻璃,说道。

    “看看这玻璃,如何啊?”陈松将手中的玻璃交给了夏杨。

    夏杨咽了一口唾沫,双手微颤的从陈松手中接过玻璃。

    冰凉的触感从手上传来,夏杨蹲在地上,小心翼翼的将其放在地上,不敢做出大的动作。

    “比琉璃温润,比琉璃透亮。君子如玉,此物堪比水晶,此物堪比水晶啊。”

    一个又一个赞美的词语从夏杨的嘴里蹦出。

    “这只是个开始,后面还有更神奇的东西。”

    陈松站起,拍了拍手上的尘土,然后让人将这些玻璃收起,装在装有稻草的平板车上,拉回了市舶司衙门。

    陈松把这些玻璃放在了衙门后院,安置好后,陈松拿着一面玻璃走进了书房。

    接下来就是制作玻璃镜子了,玻璃镜子起源于意大利。

    玻璃镜子最早的制作方法是锡汞齐制作方法,这种方法有着不可避免的弊端。

    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镜子比较昏暗,而且药剂毒性很大。

    所以,陈松准备采用“银镜反应”方法制作。

    银镜反应是高中化学里面的一个重要反应,陈松做过好几次相关实验,用这种方法制作镜子,可以说手到擒来。

    第二天黎明,玻璃镜子摆放在书房的书桌上。

    受限于生产技术,所以这面玻璃镜子的表面有些凹凸不平,尽管如此,清晰度依旧远超青铜镜子。

    在这面玻璃镜子的旁边,还有一面大小差不多的玻璃镜子。

    这面玻璃镜子是陈松从医院中弄出来的,这面镜子,陈松打算送给自己的媳妇。

    还没等陈松上奏折请求回去,朱元璋的命令传了下来。

    原来是朱元璋见市舶司之事已经走上正轨,再加上目前商队已经出发,这里暂时要不上陈松,就想让陈松回京,准备给朱雄英上课。

    陈松也不用浪费那么多时间,将生产出来的那些玻璃全部装车,把那两面玻璃镜子装在铺有米糠的木盒子中,连带着生产玻璃的那些工匠,一起带着上京。

    马车咿咿呀呀的停在了陈松的家门前,陈松指挥着众人把玻璃卸车。

    而陈松自己,抱着两个木盒子,走进了家门。

    陈松把这两个木盒子放在前厅的桌子上,朱静安站在旁边,看陈松如此珍视这两个木盒子,不由得有些好奇。

    “夫君,这里面装着的是什么东西?为何你如此小心?我从来没见过你这样啊!”朱静安指着桌子上的木盒子,好奇的问道。

    陈松笑而不语,将一个木盒子缓缓打开。

    这个木盒子里面装着的镜子是从医院中弄出来的。

    打开的瞬间,朱静安的目光就被这面镜子吸引的挪不开眼。

    “这这这是什么东西?”朱静安指着盒子里面的镜子,磕磕巴巴的问道。

    显然,朱静安被如此明亮的镜子吓住了。

    陈松小心翼翼的把这面镜子取出来,端在朱静安面前。

    “这叫玻璃镜子,是为夫制作的,喜欢吗?”陈松端着镜子,笑呵呵的说道。

    “这是给我的吗?”朱静安有些不相信。

    这种镜子朱静安从来没有见过,想来价值非同凡响。

    “你是我媳妇,不给你给谁?我待会就将这面镜子放在你的梳妆台上,那面破铜镜,直接扔了吧!”陈松一脸温柔。

    朱静安的心都醉了,她一脸娇羞,“夫君实在是太好了!”

    陈松将手中的这面镜子放下,然后将另一个木盒子打开。

    “这里面也是一面镜子,待会带到陛下那里去。”陈松将那个镜子取了出来。

    这面镜子表面有些不平整,比不上刚才的那面,但在朱静安看来,已经很好了。

    处理好所有的事情,陈松抱着一个木盒,来到了皇宫外面。

    面见朱元璋,木盒必须接受检查。

    检查木盒的大汉将军将木盒放在地上,缓缓打开。

    惊呼声同时响起,倒吸冷气声此起彼伏。

    “没问题吧?”陈松将木盒盖子和上,看着这些大汉将军。

    “没问题,没问题,陈大人跟着我来吧!”一个大汉将军连连回答,急忙带着陈松往御书房走去。

    来到御书房,朱元璋一眼就看到了陈松怀中的木盒。

    “刚才有人禀报,说你拿了一面非常清晰的镜子,莫非就在木盒中?”

    坐在上面的朱元璋身子前倾,指了指陈松怀中的木盒,饶有兴致的问道。

    “陛下,正是如此!”

    陈松将木盒放在地上,准备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