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杀 > 第九章 命悬一线

第九章 命悬一线

    这就是溃败!

    在黑夜中,无边的恐惧猛烈的迅速扩散,并成为一种意念,让庞大的军队瓦解分崩。

    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一切都来的又好像那么理所当然。

    没有力量企图反击,更没有营伍想要回援,左良玉庞大的步兵集团完全没有任何作为的就把后背留给了敌人,留给了已方溃散的骑兵。

    恐惧以惊人的效率传播着。

    人们似乎根本不需要看到什么,只是感觉、只是闻音就已足够,万头攒动的人河沸腾起来有如过电一般迅猛。

    转瞬间,李平他们近边官道上的人马就也开始炸了窝般的剧烈喧哗躁动起来,到处都是“贼军来了!贼军来了!”的呼喊声和女人孩子们的哭喊声,人们开始争先四散而逃。

    左良玉的大军已彻底崩溃,并且完全看不到任何可以挽回的希望。

    这回已不用再商议,赵进立即喝令大家下山向东奔走。他们必须远离官军大队,而且能有多远就多远。

    这时候再傻傻的沿着官道逃窜,只能是被冲散和被践踏。

    可是在黑夜和混乱当中,这样的选择也不见得是个好选项,崎岖陌生的地形和昏暗的片片树林很快就让所有人都狼狈不堪,也让他们的速度变得很慢。

    更糟糕的是,很多友军明显在跟随他们。也许这些人只是在蒙圈状态下盲目的跟从,或者是本能的向着人少的地方慌不择路,但这也让他们身后形成了一条星星点点的长龙。

    这对摆脱敌军可能的追击真的不是个好事。

    于是,他们很快就又折向南,因为从理论上说越向南才会越安全。

    赵进和李平并没有结伴独自开溜,真到了这个时候,明晃晃的抛弃众人他们还真是做不出来,两人甚至互相都没提。

    而且令人有些意外的是,虽然一路奔逃,虽然赵进他们已无心顾及太多,但他们整个哨却始终大体维持着完整。可能是黑夜和他们偏僻的逃跑路径让大多数官兵因恐惧而本能的保持着自觉聚团。

    也有可能是他们始终快不起来的速度。

    地形的因素只是一方面,同样重要的是他们还有5个人在坐着骡车,这种车辆在没有道路的暗黑野外并不见得能跑过贫苦士兵们的两条腿,自然也方便了步行的士兵们紧跟。

    在继续向南并不自觉的往官道方向靠拢了一些后不久,他们身边的其他营伍人马开始越来越多,看来整个溃败的大军已经完全四散而开。

    这些别营的人马大都是一小撮儿一小撮儿的,比较零散,有些人骑着马骡,更多的人步行。有些人越过他们走了,有些人则和他们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还有些人则远远的跟在了他们的后面。

    终于,远方的天边开始渐渐露出白边,黑夜即将远去,所有溃逃的人们都燃起了希望。

    这一夜的奔走,他们已经跑离了朱仙镇很远,估计怎么也有个几十上百里了,人类在求生时所能爆发的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若在平时,食水不足的人们绝无可能坚持如此之远。

    后面的农民军追击也似乎并不紧,至少他们到现在也没看到过一个农民军的影子,更没有听到过后面传来过什么喊杀声。

    恐惧基本都是来源于溃逃人流的感染,来源于不断越过他们的已方骑兵口传。

    也许李自成也在蒙圈中。

    几十万一直在打自己的敌军莫名其妙的就跑了,放谁身上估计也想不明白,这几乎就是让他白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没准儿他还会琢磨有诈呢!

    趁机尾随并尝试打垮明军可能也只是李自成本能的反应,至于长途追击则很有可能并不是他的选择,毕竟开封才是他的中心目标。

    在微弱晨光中,精疲力竭的人们开始不自觉的降低了南逃的速度,始终未亲眼见到敌军压迫也让他们慢慢开始放松。

    敌人似乎并没有在他们最虚弱的时候穷追猛打。

    也许黑夜真的给了他们足够的掩护,也让同样未及准备的敌人望而却步。

    但有些时候,尤其是在穷途之时,还是少一些天真为好。

    气还没喘匀呢!

    前方逐渐传来的混乱和骚动就又引得所有人开始不住的伸脖探望。

    这混乱与骚动与一路上他们所见的抢道和争斗有着明显不同,也不知发生了何事?

    而且随着他们的不断靠近,那混乱与骚动也越来越吵、越来越宽泛、越来越剧烈。

    李平的心中本能的升起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终于,那混乱变成了沸水般的呼噪,一道长长的人车乱流赫然出现在大家眼前,所有人的心都狠狠的揪了起来。

    南逃的洪流像是被什么阻碍住了而不能前进,从西边官道方向奔来的无数人马正不断加厚加长着那望不到头的长长墙体。

    墙体内到处都是哭爹喊娘,到处都是喊杀呼喝,到处都是浓烟滚滚。

    所有人的脸都开始变的苍白。

    虽然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他们退路被断了却非常的显而易见。

    李自成那么出名的历史狠人,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掉到嘴边的肥肉?

    除非是他还有后手。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