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从红楼开始拯救名著 > 第一百六十章东京道人(4000字大章)

第一百六十章东京道人(4000字大章)

梁城,商业发达已深入骨髓,最荒谬的是,就连和尚都卖起了猪肉。

    东京最大的寺院相国寺,不仅每月开放三次寺院,出租场地任人经商做买卖,还组织了一帮和尚,办了一个专门经营猪肉生意的“烧猪院”。

    那“烧猪院”领头的慧明大师,是汴梁城里公认的大宋肉食烹饪达人,做得一手好肉菜。

    “烧猪院”慧明大师亮相就是活招牌,只要有他在,多少烧猪每天都会全被抢光。

    和尚卖肉都卖成了招牌老店,大宋东京汴梁城的商业氛围可想而知。

    此外,东京汴梁不仅白日里商业繁华,入夜之后也是热闹非常。

    在宋代,因为民间商业发展,还取消了因循千年的宵禁制度,放宽了商业经营时间。汴梁城的城门关得很晚,开得很早,方便人们在夜间营业游乐。

    据《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太祖乾德三年四月十二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此诏的颁布,明确宣布三鼓以前的夜市开始合法化。于是,东京汴梁开始有了灯火辉煌的繁华夜市。

    到了这徽宗朝,东京汴梁的商业已发展到鼎盛时期,夜市更是盛况空前。

    没有营业时间和营业地点的限制,夜市未了,早市又开场,间有鬼市,甚至还有跳蚤市场,东京汴梁成了不夜城。

    这东京汴梁城中,有两处最著名的夜市,一处是州桥夜市。

    北宋学者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以大量笔墨来描绘汴梁的夜市,并在卷二专列“州桥夜市”一节中说:“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熬肉、干脯……直至三更。”

    州桥夜市,跨御路、临汴河,位于东京水陆要冲,加上壮观的州桥,巍峨的明月楼,使得这里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一天灯雾照彤云,九百游人起暗尘。”夜市的繁华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州桥夜市还不是最繁华的夜市。东京汴梁最为热闹的当属马行街夜市。这条街长达十多里,街上遍布铺席商店,还夹杂官员宅舍。

    《东京梦华录》中说,东华门外,市井最盛,……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无非天下之奇。其品味若数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随索目下便有之。其岁时果瓜、蔬茹新上市,并茄瓠之类,新出每对可直三五十千,诸阁纷争以贵价取之。

    这里的夜市“比州桥又盛百倍”,以至于在马行街的夜市上,车马拥挤,行人不能驻足。

    关于马行街夜市,还有一个趣闻,就是这条街上没有蚊子。

    《铁围山丛谈》中说,天下苦蚊蚋,都城独“马行街”无蚊蚋。“马行街”者,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也。蚊蚋恶油,而“马行街”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方罢,故永绝蚊蚋。

    马行街位于旧封丘门里,南起潘楼街土市子,北抵外城的新封丘门。从土市子向北进入马行街不远,有一个叫“鹌儿市”的十字口,口北即是东京著名大酒楼——欣乐楼及和乐楼。和乐楼门前即“卖马市”,故此这条街名马行街。

    马行街除了这一“卖马市”之外,更多的是医馆、药铺和茶坊酒店、勾肆饮食。

    这个时代,要论最赚钱的生意,一是拦路抢劫,二就是开店卖药,都是挣的人命钱。

    大官人自己在阳谷县只是开了生药铺,再加上几个生意,就成了阳谷县首屈一指的富豪,那在这马行街上开药铺的商家,背后有着汴梁城上百万人的生意,更是会赚的盆满钵满。

    看着这满大街的小娘子小姑娘,大官人不由的感叹道,多么美好的年代,可惜了,十年之后,这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为了保护这些娇嫩的小娘子,恐怕自己想不当皇帝都不行啊!

    不当,对不起这些小娘子啊!

    ……

    汴梁城是繁华的,这个从买宅院商铺就能看得出来。

    宅院倒是还好说,虽然价格昂贵,但是只要有钱,还是能买到不错的。

    可是商铺就不行了,大官人在牙行里打听了一上午,才得知,整个汴梁城的繁华地段,现在出售的商铺也不过是五六家。

    上百万人的都城里,只有五六家商铺在出售,这让大官人都有些咂舌。

    最终,大官人还是买了一个宅院,和一个商铺。

    宅院倒是不小,放到后世也有上千平,一家人搬进去之后。

    至于商铺,是大官人用来做生意的地方。

    至于做什么生意,西门庆也早就想好了,那就是做玻璃的生意。

    玻璃的生意,大官人在红楼世界就做过,还将生意献给了景隆帝,也算是有了经验。

    最重要的是,大官人自己的袖里乾坤中,就有几千件玻璃制品,另外还有上千件各式各样的镜子,所以,只要装修好商铺,立马便能将生意做起来。

    毕竟,玻璃放到现在,那就是奢侈品,只能做富贵人家的生意。

    取出来十几件玻璃制品之后,大官人便将玻璃生意交给了自家的老管家。

    老管家乃是大官人家的老人了,无儿无女,所以,将生意交给他,大官人也比较放心。

    琉璃铺子开业之后,很快便引起了汴梁城百姓们的注意和好奇心。

    不乏一些有钱有势的人跑进来,另外还有不少的平民也进来凑热闹

    “这是镜子?也太漂亮了吧!”

    一名土财主,走过一张面盆大小的镜子,看见里面有一个人,穿着和自己一样的衣服,瞬间就好奇了起来,站在一旁不停的看着镜子里面的人。

    他发现,里面的那个胖子很是可爱,虽然小眼睛,大鼻梁,下巴好几层,可不知怎么地,就是越看越觉得顺眼。

    尤其是在看到里面的人和自己的动作一模一样之后,更是吃惊不已。

    这才知道,这镜子里面的人,竟然是自己。

    大宋时期,人们虽然愚昧,但却也不会觉得一个影子就是自己的魂魄,更何况他们家里就有着铜镜,只不过铜镜没有这梳妆镜照的那么清楚罢了。

    实在忍不住的土财主,当即便大声问道:“掌柜的,这梳妆镜多少钱,本老爷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