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逐鹿天下从种田开始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夜未央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夜未央

事之秋。数日前的两起死亡案件快速告破,但是这村庄抢水斗殴却是没法解决,只能盼望老天爷在谷雨的时候多下点雨,好让秧苗继续茁壮成长。还有北边那神出鬼没的强盗,究竟是从哪来的,又藏在哪里?不及时抓捕,弄得人心惶惶总不是个事儿。

    还有眼前这个事儿,县令盯着桌案上的纸张。

    上边是县里边黄家买通守卫衙役,偷税漏税,甚至还可能和边关走私的事情有关。说实话,对于商人,县令没什么好感。这并不是源于读书人的清高,而是出自为官多年的经验,让他印象最深也是最不愿回忆的,还是粮食商人灾年囤积居奇,不肯和官府平价买卖的事情。

    那是七八年前,自己还是一名普通文吏,而经历的那场灾难席卷了小半个大姚,甚至还影响到了草原上,易子而食,折骨而炊,千里无鸡鸣大概就是最真实的写照。那时候,一碗粥就是一条命,县里的粮仓都要空了,县令大人把自家的米都捐出来,他的妻儿和灾民一样每日排队喝着比泉水还清的粥,可是,那帮商户还是咬着牙不肯开口平价卖,甚至官府平时三倍的价格都无法令他们让步。

    不过,这黄家的事情却并不容易解决,他们是本地大户,有不少族人,没有确凿证据前,自己不能随便羁押和审问黄家的人;其次,黄家和县里、州郡里不少有姻亲故旧,自己刚动手,要是漏出动静,怕是求情的人和书信都会纷至沓来;第三,要查是否和那边走私的商人有不正当生意,不能光靠表明现象,而是要来往两地,确定证据,光黄家这边怕是不好弄到决定性证据,而且北边稽查的事情早就传来了,黄家恐怕早就把那些证据销毁了;第四,买通官府的人,这就是说自己手底下负责这些事情的人有掺和,查案,瞒住外人容易,想揪出内奸来,还是有困难啊。

    “大人。”一个书生气的捕快端着木盘步入大堂,“茶水好了。”

    县令很自然地将桌案上的纸张拿到一边,背面朝上。笑着对来人说道:“文生啊,真是麻烦你了。说起来,你来县衙也有两月了吧。”

    龙文生点点头,将木盘小心地放下,为大人添茶倒水:“两个月三天。”

    “来了这么久,那些老人们,就是宋捕头他们对你如何?”县令随意地问着。

    “宋捕头他们对我很好,悉心教导,让我懂了很多咱们县衙的规矩,知道做事儿了。”龙文生回答道。

    “那就好。嗯,这茶水烧得好,八分银子的茶烧出了龙凤茶的香气。”县令用鼻子闻了闻,又问道,“那你有没有和外边那些衙役打过交道。比如城门口那几个或者,卫水边上收缴税务的那些。”

    “也见过几回。”龙文生想了想说。

    县令一副长辈关爱晚辈的神态,继续温和地说:“那他们怎么样?处得来吗?有没有听老百姓说些什么?”

    龙文生想了想,慢慢回答,这种和县令亲近的机会可不多啊,自己要给大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夜还很长,县令和龙文生有足够的时间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夜还很长,有的人却不知道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人世间获得自己想要的了。

    “先生,如今到了这种地步,您就不要骗我了。”难以安稳入睡的憔悴人儿说道。

    “屈姑娘什么话,你瞧我四十岁了还和二十岁的少年一样,你还不相信我这道法吗?去了大唐山,我师父赤微子一定有办法救你的。”看着少年模样的俊俏人说道。

    “先生,我只不过是当时见义而为,不值得您这么做。”见对方不肯承认,姑娘又试图从别的方面打动他。

    “屈姑娘,这话就不对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的银钗可是救下我们道观三个年轻的小童,身为师长,我理当替他们报答您。”道人摇头。

    “嗨,我这种出身的人,就当是做了善事,哪敢求什么回报呢?”屈姑娘僵硬地坐着,叹气道。

    “要是这么说的话,一饮一啄,自有天意,屈姑娘也不要在意这是否回报的事情了。”道长说道。

    “允常你个混蛋抢我鸡蛋。”一边躺着的青年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而后又沉默不说了。

    火堆旁的两个人惊讶了一下,然后相视而笑。

    “允平这小子年少时候就爱说梦话,没想到现在还没改了。”道长笑道。

    “真巧,我小时候也说梦话。”屈姑娘笑容有些难看,枯槁的面容早已没了曾经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