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葬元 > 第835、836节 罪臣赵显,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第835、836节 罪臣赵显,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讨厌藏着掖着的人。辛苦虽然本质上就是这种人,问题是她在崔秀宁面前不是啊。

    这不是伪装,而是长袖善舞。

    “所以,你知道萧家兄妹打了败仗?”崔秀宁有些好笑的说道,指指案上的蜜饯。

    辛苦毫不客套的拿起一块蜜饯冬瓜咬了一口,“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娘娘。娘娘肯定比臣知道的更详细。臣只知道大概,说是半月前,梁国和理国联军,和天竺联军,在一个叫什么阿特山之南的地方决战。”

    “是萨如阿特山。”崔秀宁说道。

    “对对,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娘娘!臣想起来了,就是萨如阿特山。”辛苦露出敬佩的神色。

    “结果嘛,娘娘肯定知道了。萧焱和萧畾败了,丢了不少地盘。”

    “问题是,我大唐此时无暇出兵支援他们,他们怎么会不抱怨?加上元军要南下,所以臣猜测,元廷已经联络过两国,要他们背叛大唐。当然,这是臣的猜测,或许是臣想多了。”

    崔秀宁赞许的点点头,“你没有猜错,元廷的使者,已经去了两国。”

    辛苦蛾眉一扬,“果然就是元廷的做派,一贯如此!娘娘,要是要派使者,就让臣去吧。”

    聪明人说话不需要说那么细,几句话,都知道对方的意思。

    明知皇后想派自己去,却自己主动提出来为君分忧,这也是辛苦的聪明之处。

    崔秀宁笑道:“本宫没有看错,你就是最好的人选。本宫可以派你去,但本宫有一个要求。”

    辛苦的确是最好的人选。能力和手段先不说,起码她和萧家兄妹有旧,足够了解那对兄妹。

    辛苦道:“娘娘请示下。”

    崔秀宁认真的说道:“本宫的要求是,无论如何,活着回来。”

    “诺!谨遵娘娘懿旨!”辛苦闻言,不禁很是感动。

    “那本宫就任命你为钦命密使,今夜就动身。”

    三言两语,秘密出使的事情就定了下来。因为时间实在太紧迫,这个节骨眼上,北天竺一定要守住。

    “诺!娘娘放心,臣不用等到晚上,一个时辰内就能动身!”辛苦的眼睛亮晶晶的,神采飞扬。

    “好。”崔秀宁一笑,“珊瑚!”

    “在!”女侍卫首领石珊瑚立刻出现。

    “珊瑚,你马上准备一下,带几个女侍卫,再挑一都虎牙禁军,随辛苦一起去梁国理国出使。两个时辰后出发!”崔秀宁一边下令,一边写下任命旨意。

    辛苦毕竟是女子,远去天竺出使,路途遥远,带几个女侍卫当然更方便。

    “臣谢过娘娘,但娘娘不必如此。珊瑚是娘娘的老侍卫,还是留在娘娘身边吧。臣的府中,也有几个得力的女家兵,可以带去。”辛苦推辞道。

    臣子出去办差,君主派侍卫随行,这恩典也太大了些。

    “你不用推辞。珊瑚不比一般的侍卫,跟着你,本宫也更放心。”

    “谢娘娘!”

    仅仅一个多时辰之后,辛苦就和石珊瑚带着四个女侍卫,以及五十名虎牙禁军,出了江陵城,骑马疾驰。

    随行的还有凤凰乡府的十几个家兵,加起来整个使团只有七十多人。

    人很少,也很低调。

    …………

    辛苦南下出使天竺的时候,唐主李洛终于来到了开封。

    李洛御驾来到开封,标志着唐军正式光复了河南河北。

    唐军三次大捷的消息,此时已经传遍了河南江北。少数一直观望不肯归唐的州县,也只能表示归唐。

    可是等待这些地方官的命运,就没有那么美妙了。

    官职固然不保,而且还要治罪!

    短短数日间,李洛就彻底控制了后世的河南、大半个安徽、大半个江苏、半个湖北、大半个山东,面积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增加人口一千三百余万。

    距离大军北伐出师,不到一个月,可谓神速。

    这不光是军事上的成功,也是政治上和情报上的成功。由于特察局成功策划了开封之变,又焚毁了大量元军仓库,使得唐军北伐异常顺利,简直有如神助。

    各地百姓,也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因为战争而死的人很少,元军还没来得及烧杀抢掠,就纷纷大败了。

    元军三十万步骑,只有几万骑兵狼狈逃回河北。可谓大败亏输。唐军以伤亡六万余人的重大代价,取得了第二次北伐的胜利,硬生生的从强大的元廷口中,夺回了半个中原。

    然而,中原仍然不算真正光复,只能说恢复了一半。

    河东,河北,小半个齐鲁,仍然在元廷手里!

    李洛进入开封,莫度和赵显早就准备好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恭恭敬敬的迎接大唐天子。

    被唐军特务牢牢掌控的禁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戒备森严,安保防卫做的点滴不漏。

    开封城的百姓,也早就得到宣传,此时都是对恢复中原的大唐皇帝翘首期盼。整个开封城,一时间流传了很久的蒙古质孙服无人问津,而汉家衣装则大行其道。

    这几天,城中最赚钱的人,除了裁缝,就是会取名字的读书人。

    不知道多少人,纷纷取了大名。

    九月初八,开封城菊花飘香,唐主李洛驾临汴京。

    数十万开封军民见到唐主大纛,都是激动万分的纷纷下拜,在归唐宋军的带领下,山呼万岁,一片沸腾。

    “罪臣赵显,拜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上个月就下了《退位归唐诏》的赵显,身穿一身白衣,亲自驾着一家素车,脖子上挂着一颗玉玺,率领一帮之前投降他的大臣,以及全太后,张皇后,林贵妃等人,来拜见李洛。

    “臣莫度,拜见陛下!”莫度也哽咽着下跪,“臣不见陛下,已经五年矣!”

    李洛骑在高头大马上,鞭子一挥,“都平身吧!”又特意看了看莫度,“莫卿受苦了,你做的很好,朕很高兴。”

    等到众人站起,李洛似笑非笑的看着赵显,一眼就认出当初在元宫宴会上,那个受到欺负的孩子。

    这么多年过去,他也长大了啊。

    “赵卿,你是主动退位归唐。这素车白马的降礼,就不必了吧。”唐主很大度的说道,“来人,赐予赵显紫袍!释其白衣!”

    “谢陛下!”赵显松了一口,这才有暇打量了唐主李洛一眼。

    唐主很年轻,看上去似乎不到三十。可天日之表,气度高华,不怒而自威,犹如神人。尤其是一双似乎能看透人心的眸子,显得似乎一切尽在掌握。

    当真不同凡俗,果然是雄主之姿!

    仅凭这身威势和气度,就绝不在忽必烈之下。

    赵显暗叹一声,试问天下,能和蒙古大汗忽必烈分庭抗礼者,除了唐主,更有何人?

    ps:今天太忙,就更到这里了,等下还要看案卷。唉,要是我一天有三十个小时就好了。大家对我真是没的说,需要感谢的人很多,很给力。明天一定加更!蟹蟹大家宝贵的票票!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