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碾轮 > 第二十七章 守法为己还是违法为民(5)

第二十七章 守法为己还是违法为民(5)

觉腿脚有些麻。读书二十余载,文韬武略都有所涉猎,哪怕自己不能灵活运用,但起码见过!可是何曾见过这等计策?看似自己什么都没做,可是又看似自己什么都做了。

    而对方,不过是个九岁的孩童啊!自己九岁时在做什么?

    接着余望便又将这封信看了一遍,越看越是赞叹,只是……经济,经济是何意?经世济民吗?

    剩下的时间余望便反复推演此事的进展,猜测各方的行为走向,来尽量的给自己增加胜算。终于余望召集香山县所有贩盐的富户前往县衙有要事商议,还下了专门的名帖,希望这些商贾可以重视。

    汉国商贾地位低贱,但是也就是因为受人歧视惯了,所以被人需要的时候,对平等以及尊重的要求,都显得有些畸形。尤其是香山县,县衙能否活命都要看他们的施舍,凭什么你让我来我就来?

    像余望这种刚上任的小县令,门朝哪都没摸清楚吧,就属于远远不够看了。香山县四大家族李、齐、孔、宋一个都没到,反而是谋求发展的几个小家族,跑来碰碰运气。

    而余望怕的不是来的家族实力小,而是怕压根没人搭理。此时既然有人搭理,那便是在事情皆在推演之中。尔后的开门见山果然给这几个小家族大大的惊喜。

    可又因此给自己埋下了大大的隐患,广州府尹,可是姓齐的呀!

    比较困难的是宴请山匪,余望主动邀约,他们却害怕这是引君入瓮,并不敢前来,最后只能行险,孤身上了那香山。

    诚意给足,才约定在山脚之下,和那几个小家族的家主一同商议保护费的价格,山匪商贾交锋许久,最终才敲定了每次货物单缴过路费为半成,若是护送到目的地缴三成。

    由三方制定契约,按手印作为凭证。

    至于那滕国,却是轻松的出奇,问了盐的均价后,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这比余望预想的价格还高了几钱银子,这样算下来每笔交易自己还有的剩,这样这几年县衙的亏空也能还上了。

    这也让余望更加笃定这为首的女子必是倾心于自己,一时之间心下还是有些飘飘然的。

    就这样,得益于赵微的相助和余望没日没夜的斟酌推敲,总算是把一切都推向了一个正轨,香山县就此盘活。

    但是施政的成效虽不能立时见效,但也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余望就把空亏还上小半。因为没有余力拿出一些来上缴朝廷,得了个中下的考评。

    但是余望却并没什么不愉快,一个中下,香山便至少要再待六年,六年后,怕是整个香山县会一跃成为广州府最富有的县城了吧!念及此处,这种成就感却是无可比拟的。

    只是,这滕国的宝船船队并不止这一只,停靠的县城也并不止这一处,余望能得赵微相助,其他人却是没有。

    就这样在香山县,余望这青天大老爷当得是风生水起,却是屡次将齐家的求见拒之门外。

    那四个小家族在广州府虽然势力仍是颇小,但是在这香山县已然是四大家族了。齐家当初是你自己不肯来,这时再跑来问我要滕引?凭什么售卖于你?

    余望想起了这几年来信中赵微所提及的货币外流,想起赵微所用的一件事自然而然推出另外一件事的法子,让人惊叹这真的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

    他所用的这种推算的法门,莫非是《孙子兵法》里失传的庙算篇吗?

    环环相扣,就算有瑕疵,那也只是细节上,当事人好好把控拿捏一番便可以规避,这两年自己也尝试过用这等法子做事,发现大有助益。

    余望又想起了赵云那惊人的战绩和履历,也有些释然,家传渊源吧!

    滕国货品的倾销将会带来汉国大量货币外流,目前尚未出现国内货币不足以支撑正常流通的情况,但假以时日,货币短缺,必然会以次充好,钱不值钱了,若是事态持续恶化,那最终将变成以物易物。

    大汉朝能够想到此处的,怕是只有这孩子一个人吧?号称汉朝账房的王宇王广之怕是只会惦记那点税收。

    可王广之惦记的没错,税收自然是大汉朝最关心的,正因为广州府除了香山县以外,其他的县收税普遍减少,王广之才发现了其中问题所在。

    问题既已发现,那朝廷中枢自然会有所响应。于是,仍然沉浸在自己营造的美好将来中的余望,并不知道,一份将令他进退两难的圣旨,已然在南下的路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