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北齐帝业 > 第一百零六章为了盛世

第一百零六章为了盛世

是这互市之事,平公此去,定要重视此事,提前布置才好……”

    “南边有消息了?”互市的主要目标就是南陈,契丹和高句丽甚至是突厥,也不过是顺带,南陈才是最重要的一环。没有南边参与,互市就是泡影,对于大齐而言并没有多大意义。

    “嗯,南边已经来消息了,说南朝皇帝已经首肯了,陛下的意思,明月二月,互市就正式打开!”

    “突厥那边情况如何?”

    “突厥那边消息闭塞,我们暂时听不到他们的回应,不过据说下个月突厥使者便会来朝回访,如此迫不及待,老朽估计,这事,十有八九能成!”

    说到这里,赵彦深很是惋惜的看了平鉴一眼,“陛下想把大齐货币不流通的状况改变,山东的渔盐产业是十分重要的,而山东豪族并立,情况复杂,陛下怎么能容忍此事发生清理山东是一步必行之路,你拦着陛下,陛下自然不喜……”

    这是在委婉的劝平鉴不要对朝廷心存怨望。

    平鉴只是怅然一叹,道:“陛下的雄心壮志,老臣岂能不知老臣出此下策,难道真的是因为私心吗?”

    赵彦深刚想开口,平鉴便抬手说道:“赵兄不比多言,老夫知晓你的一片好意,但若是再来一次,老夫依然会这般劝谏陛下……”

    他看向赵彦深,道:“赵兄,陛下虽为英主,但是毕竟年少,容易意气用事,你们在朝中,切记要时常劝谏陛下,以免陛下听信小人之言,贪功冒进……”

    “……”赵彦深颔首道,“老夫明白,满朝诸公都明白,你且放心的去吧……我们,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

    “……等到你回来那日,老夫定让你看到一个丰饶富强的大齐盛世!”

    “老夫信你!”平鉴眼睛闪出了泪花,这般说道,然后转身进了马车,连一句道别都仿佛成了多余。

    自始至终,他都只想听这一句话,现在他满足了,心无挂碍的赴任平州。

    赵彦深遥望着马车远去,看着它消失在越来越浓的夜色之中,终于转身离去。

    “相爷,我们是回府内,还是……”

    青衣小童的发问声从后面传来,他居然跟不上这个老人的脚步。

    “不回府,进宫,去昭阳殿,还有一大堆公务要办呢……!”

    赵彦深脚步一刻不停,盛世,岂是随随便便就能创造的他们每一个人,从君王到臣子,都该竭尽全力才是!

    昭阳殿,内殿,与前殿隔着八道重门,与前殿大门合为九之数,九为数之极,帝王之数。

    每一道重门边上都有内侍和铁甲武士无声侍立,昏暗的光线从侧面投射而下,映照的那漆黑的面甲愈发幽深冰冷,安静的如同雕塑一般。

    张大的龙口之下,小内侍提着灯笼,玄色冕服的少年帝王赤脚站在一边,俯身低头,仔细的观看。

    在他的脚下,赫然是一张整个大齐的堪舆图,每一个山川,每一条河流都在上面标注的清清楚楚。

    波澜壮阔,古意沧桑。

    他一边看着,一边听跪在下方的内卫查探得来的情报。听到那与锦衣那边传来的基本没有差别的消息,高纬这才开口道:

    “赵相所言盛世,何其难也……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呀,此刻,不过才开了个头……”

    他踩在地图上,仿佛垮过了整个山河。

    “平鉴戍守平州苦寒之地,忠心可嘉,给他的亡妻追封为二品诰命,妾刘氏抬为从六品安人,发放加玺诰封敕牒,其子,封为折冲校尉……”

    一边的兰台寺官员赶紧跪地研墨,铺开明黄锦帛,开始记录圣旨。

    高纬的目光从北疆和晋阳停留了一下,而后移向南边,落在江淮一带。

    “王琳现在在干嘛?”高纬问道。

    内侍楞了一下,而后道:“启禀陛下,会稽公如今在赋闲在寿阳家中。”

    高纬沉吟一会儿,道:“召王琳入朝,加骠骑大将军,领副枢密使,接到圣旨即刻动身!”

    “……”他又将目光移回到晋阳,接着下诏:“明日,朕去铜雀苑射猎,着安德王高延宗伴驾随行!”

    兰亭寺卿洋洋洒洒的写完,朝皇帝躬身一拜。内侍上前接过写好的诏书,在皇帝面前,小心翼翼的盖上了大印。

    另一个内侍小心的接过,装进一方锦盒内,而后脚步匆忙的前往前殿,很快,铁甲的骑兵冲出宫苑,分为三列,一列径直冲向城门。

    所有人看见这支护卫着圣旨的禁军都纷纷停下,驻足观望,看着他们绝尘而去……没有人知道,这份圣旨里承载的是雷霆还是雨露,又会对未来造成什么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