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晋皇族 > 第六十四章 当家不易

第六十四章 当家不易

赔钱、砸钱、砸粮食,想要等到河北盈余乃至上供收入,那得有的等。

    姜承枭记得很清楚,当时郑善愿说河北时候的嘴脸,“河北之地,千里赤野,民生凋敝,三年生聚,或可自食其力。”

    潜意思就是,那破地方,叼人死光了,还不知道要砸多少钱呢。

    管钱的一般都很暴躁,这对郑善愿来说更是这样。没人愿意银子哗啦啦往外流,还看不见回收资金的迹象。

    尤其是姜承枭出征,银子如流水,粮食如粪土,不要命的往前线调动。

    郑善愿心里苦,每次看见粮仓被搬空,心里面就跟丢了孩子一样,或许郑如意丢了他都不见得有这么难受。

    所以,郑善愿告诉姜承枭,秋收之前,最好不要跟人打架,不然没钱吃饭。

    好吧,姜承枭个人也挺郁闷的,地盘变大了,不能收租,还得往里面砸钱。

    这个家不好当啊!

    这个时候姜承枭不得不感慨一句;堂哥真辛苦。

    “这是假钱!”

    一道声音忽然打断了姜承枭思路,寻声看去,只见铺子东家手中捧着‘宏业通宝’哀嚎。

    “霁云,你去问问情况。”姜承枭蹙眉。

    “是。”

    不一会儿,南霁云就搞清楚了情况,然而姜承枭脸色却是黑了下去。

    天下流通的钱无外乎三种,金子、银子、铜板。

    金子和银子自然不用说,硬通货,而且识别率比较高,一般做不得假,但是铜板就不一样了。

    宏业通宝的重量在‘一钱’,先帝发行这一套铜板是为了继承两汉的‘五铢钱’。统一自汉末以后,几百年间发行的各种杂币。

    铜板这玩意,造币的时候要是注水,一旦流通到市场上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大乱。

    天下大乱之后,朝廷失去对各个地方的掌控,导致私自铸币的事情屡禁不止。

    并州和河北在北晋的治下,这种情况还能避免。换成南方,青州一带,黑市中的交易只能是黄金和白银。

    所以,这个假钱一定是从外面流进来的。

    铜板的事情给姜承枭敲响了警钟,这玩意要是不提前做好准备,一旦事发可就难以收拾了。

    “去,将事情通知太原县令,让他带人给我查清楚,三日内查不清楚让他滚蛋!”

    “是。”亲卫领命而去。

    不怪他这么生气,铜板是流通在百姓手中常见的钱,出了一点问题都会变成大问题。

    必须提前杜绝!

    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己或许该去一趟太府寺,了解一下货币的事情。

    不多时,两个宝贝女儿一口气购置了十几套漂亮的小裙子,花了不少钱,抱着爹爹大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个年纪的小娘,已经开始形成审美,漂亮的东西自然是无法拒绝的。

    “你们阿娘要是知道了,那该怎么办?”

    面对爹爹突如其来的问题,两个小娘小脸煞白。

    买的时候很爽,但是买完之后敢不敢穿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爹爹”两个小娘心有灵犀的抱着大腿,小脸上一副哀求之色,要多可怜有多可怜。

    像极了金毛产下的幼崽。

    姜承枭哈哈一笑,一把将两个女儿抱起来,走出了铺子,放在马车上。

    “行了,我会和你们阿娘求情的,不过要好好跟着柳先生治学,知不知道。”

    “嗯!”

    两个小娘脆生生的答应,然后抱着小裙子缩进了马车里。

    姜承枭先是将两个女儿送回王府,然后免不了和夫人好言好语的商量。

    老婆太会持家,有时候也挺让人苦恼的。

    对丈夫带着女儿买裙子这件事情,长孙清漪脸色很难看,她不对丈夫发脾气,但是两个小娘运气就不好了。

    小小年纪就知道攀比,这还得了,长大了肯定奢靡。

    所以裙子全部被她收了起来,什么时候过节什么时候穿。

    对此,姜承枭表示我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