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辟道立心 > 帮农民工父亲的讨薪之路

帮农民工父亲的讨薪之路

   农民工问题,其实就是城市化问题。画黑板,敲重点。

    城市作为工业化的中心,一倍的投入,可以获得数倍的产出,从效率的角度来看,“不蠢”的政府,都会将财政投入到城市,高速扩张的城市,所带来的土地财政,长年都是政府的主要税收收入。

    越是注重效率,或者说,越是市场化的社会,你在乡间小山村,用电,用水,用气,用油,都是需要自己解决的。

    效率与公平,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对矛盾体,当工会出现的那一天,资本家学会了计件发放工资,没有强迫你工作,是你自己为了赚这个钱的。

    说实话,中国在当今之世,公平算是做的比较好了,国外所谓免费医疗,等上十天半个月摇号,所谓免费教育,尽是些差生集中营。

    对三农问题的支出,其实就是政府对于公平的维护,不仅是乡间公路的维修,山间电缆的维修,还是教师支教等,都是对公平的维护。

    在市场化运营下,便是公路收费,也未必会有投资商修路,一些微薄的电费收入,连输电的电损也弥补不回来。

    这些确实值得称道,但是,正如很多人所言,这些都是面子工程,很多新官上任,都是修路,见效快,升迁快,倒是医疗,教育等一些难骨头,没有人愿意去啃。

    自然,法庭诉讼也是属于这个难骨头之列。

    实话实说,每年,为了解决农民工讨薪的问题,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毕竟是民生痛点,同样是难点,但是政策到了下面,往往被人俗称,好经被念歪。到头来,还是农民工以自己手段解决好使。

    大部分基层干部觉得累,群众没有获得感,比如我,现在能够温和地通过文字表达我的愤怒,已经是我最后的底线,没有投诉那位庭长是我最后的本分。

    实在是没有录音,否则我一定花两百块钱买一个微博热搜,让他挂几天,ctmd,不要误会,这是传统美德的简写,翻译成古文,叫做彼其娘之。

    当社会公平得不到政府维护,自然有各种势力出来维护,古者有侠客,剑斩恶人,韩非子以为其篡夺了国家的权力。如今的表现形式,更为冥煮一点,通过媒体舆论,扇动舆论,压迫法院,有些时候,反倒是恶人先告状,呜呼。

    若是法院占理,可能会站的直一些,不占理,分分钟就软下去了。

    效率与公平,就好像需求与供给,有着平衡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什么不可与人言的,必然是效率更占优一些。

    公平,只是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进行投放的。是不是觉得和高中的政治书说的不一样了,那是更改后的,老版政治书,说的是更注重效率的。

    研发航天火箭与扶贫,后者投入大量资金,却是一个无底洞,扶不完,还不如大家一起穷,均贫富,而前者若是取得技术突破,却可以以更小的成本进行扶贫,国家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所以,看到这里,我想你也不难明白,为什么国家扶贫的同时,坚持产业转移。而这,其实也是工业化与再工业化的过程。

    我的案子,为什么不被受理,问题在哪里?发现了没有?

    就案子本身,证据真的不足吗?我丝毫不这么认为,农民工记载做工的单子,一天天,价钱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谁会无聊到去做这个伪证。

    证人做伪证,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可是要冒着法律风险的,即便是还有话说,去调查我父亲上班途中的监控,查不到吗?究竟有没有干活,真的不知道吗?

    听到我给出的办法,你可能要笑了,嗯,我要引出第一个问题,是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简而言之,就是成本二字。

    将一个案子查清楚,是很难的,又不是人命官司,万把块小钱,还不够他出差的钱,法院也是需要经费运营的呀!

    国家财政主要支持大城市,因为会发挥龙头效用,带领全国gdp,相对而言,即便是扶贫,也只是兜底而已,简而言之,不让你饿死,毕竟是文明社会,怎么能够发生易子相食的事情。

    财政支出少,相对应的基础设施就少,人员支出就少,基层干部工资不高,还活多,谈社会主义兄弟情吗?能够办事吗?(一些清水养老衙门,不在我所说之中)

    财政支出不发生改变,基层政府所要做的,就是维护稳定,需要为效率提升保驾护航。

    这是重中之重,只要不是大事,能够遮掩就遮掩,财政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索性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对问题视而不见。

    国家规定事故死亡三人以上,要上报中央,所以,不乏一些政府明明知道事故之中死了四五人,也一定要抢救,将死者送入icu。

    朱元璋剥皮实草,也不见贪污者少,不如高薪养廉。

    当有外部压力压迫,基层政府无法维持稳定,妨碍效率提升之后,他们才会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运作起来,这股压力,有两种,一者来自上方,就不多言了,一者来自下方,也就是通常所谓的舆论压力。

    这便是很多人口中,上头有人好办事,以及按闹分配的背后逻辑,前者隐匿,有着明白。

    接下来,就政治的角度而言,或者说从公务员升迁的角度分析,明知道被告是一个老赖,已经有了拒不执行的先例,继续收案件,前去执行,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

    法院的执行率继续下降,官员考核之中,政治生涯还想不想再进一步呢?

    如果说,前面的经济分析,我还能平心静气来,从政治的角度看,不好意思,你吃着纳税人的饭,砸纳税人的碗,是不是没有意思。

    国家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专门划拨下来的财政,去了哪里?要不是年前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看到国务院专门召开新闻会议,讨论相关事宜,我会鼓噪父亲去法庭吗?

    是呀,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不是共青团员,更不是党员,在学校时是老师最讨厌的类型。

    但是等我这一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长成,法治意识增强,懂得维护自己合法权益,靠着“能办事”,把上访老百姓赶走的人,将再无立锥之地。

    只不过,副作用,可能就是,一些之前牺牲公平,以维护效率的手段,将上不得台面。

    只是,这样的增长被废除,作为一个底层,我是乐见其成的。

    我可以接受政府服务人员工作态度不好,因为一分价钱一分货,但是我不希望服务自己的是一个靠着推诿扯皮打太极上位的“办事能人”。

    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有什么本事,有本事解决问题去呀!之前说,财政不够,如今钱也给了,人的心态不改。

    我觉得还是***的那句话说的话,不换思想就换人。

    如今民智渐开,还想要推行以前那套愚民政策,奉劝一句:大人,时代变了,大清都亡了。

    最后说一下案件的情况,仅仅是得到工作人员一句口头回复,若是今年这人还不接受执行,就让他进牢房,我觉得安慰的意思要多一些。

    遇人不淑,自己工资没有拿到不说,竟然连借款也吞了,回家的路上,老爸一直喃喃的一句,就是以后再也不和生人干活。

    法治社会vs人情社会,父亲想的不是日后工作签订合同,因为他知道那样不现实,选择了回归人情。不出意料的话,父亲日后应该不会和这群“能人”打交道了。

    若是可以,我也不想和这群“能人”打交道,只是,我的路还长,日后,还不一定嘞。

    说到底,法治社会,不过是披在人情社会外的一张皮而已,熟人社会通用的法则,与法治社会相违背,城市的光鲜亮丽,遮掩了乡村的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