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北宋假圣人 > 第五百九十七章 范仲淹和韩琦

第五百九十七章 范仲淹和韩琦

情,到了河北以后,勤练兵,多囤田,广积粮,修城建寨,他将自己的权利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韩琦在沉下心做这件事的时候才发现只要给他时间,将积累积攒到超出界限时,辽国就不足为虑,仅凭一腔热血是胜不了辽国的。

    他对朝廷派来平叛的人也很好奇,这是摆明送功劳的,大理的消息他也听到了,他不相信朝堂那群人能经的住这个白送的诱惑。

    “大人,这种功劳我们自己就可以啊!为什么非要等朝廷派兵来,您不需要······。”

    韩琦停下脚步看着自己的属官说道:“兵部、枢密院、皇上的圣旨,你告诉我,我们有哪一项,你可知道,我们如果像你说的那样做了,功劳也会变成犯罪,你信不信。”

    属官心里和朝堂的那些人差不多,看见功劳就踏不开步子,自己是以被贬的身份治理河北,而他能再次启用的原因就是侬智高叛乱,这其中的道理他比谁都懂。

    “下官没有大人的高瞻远瞩。”

    看来属官内心还是不以为然,韩琦也不想为他多解释那么多,只是淡淡的说道:“只要让河北的民生恢复正常生活,抵御住辽国的入侵,这就是最大的功劳,不要整天想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说完不理还在懵懂中的属官,韩琦就带着几个护卫出城了,今天他要去巡查辽宋两国的榷场,陆子非建立这个榷场后,最大的受利者是那些吸血鬼一样的商人,虽然他们拿走了大头,但河北的百姓还是能喝到一点汤水。

    对衙门来说税收是最直接的好处,有了钱他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河北离不开榷场,辽国也离不开,在那里韩琦可以了解到辽国最新的消息,这些对别人无关紧要的小道消息对他来说却无比重要。

    对付辽国这个庞然大物,在正面不能直接对抗时,那就要从别处下手,经济、农业、商业都是另类的战争,而辽国不擅长的正是他们宋人擅长的。

    而在西北的范仲淹已经早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河北虽然有榷场,但西北在范仲淹手里全力的支持商人,只要是去西夏、青塘、回纥,回鹘的商人,都会受到西北军方的保护。

    这样的情势下,商人都是蜂拥而至,除去泉州、广州、登州这几个特殊的海港外,西北就成了大宋第二大交易市场,在范仲淹的手里,长安有可能恢复到盛唐时的繁荣。

    葱葱郁郁的麦田预示着生命的希望,范仲淹很喜欢看着这一幕,别的都是虚的,只有实实在在粮食才是正道、王道,他只后悔自己领悟到这个道理有点迟。

    这个想法和韩琦基本保持一致,他们致力于改革的国家矛盾实际上是选择了一个最蠢的办法,难怪当时他和陆子非通信时陆子非告诉他,无论他怎么做都不会成功。

    大理成为大宋的土地也让范仲淹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改革方式,这种方式同样也有弊病,但却比当初他那个直来直去的方式要好得多,在拥有了足够的土地后,朝廷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消灭冗官、冗兵、冗费问题。

    陆子非向外扩张的办法并不是他第一个使用,每当土地兼并严重到无法阻挡的时候,那这个王朝即将就要面临灭亡,新王朝开始,大家又重新分地,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造成了一代代的王朝更替,所以土地永远是中华大地上最核心的问题。

    种世衡见范仲淹心情很好就说道:“大人是想到什么开心的事了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范仲淹笑道:“望北侯覆灭大理这件事要是放在太祖、太宗时期封个异姓王都不为过,本朝的话可能有点难,除非他能像皇上封给他的侯爵名字一样,收复燕云十六州。”

    种世衡说道:“我跟望北侯接触的时间不多,但他给我的感觉是看不透,听说他早就发下了这样的宏愿,要说在本朝谁能完成这个惊世目标,我觉着也唯有他了。”

    范仲淹看到种世衡便秘的表情说道:“想笑就笑,别把身体给憋坏了,当初我就是和他在这里相识的,他当日在这里对我说过的那些计划全都实现了,西夏传回的消息你也听到了,根已经烂了。”

    种世衡说道:“狄青陷入朝堂那个泥潭之中,张岊回来的可能性也不大,西北军大人怎么看。”

    “西北军当初就是一支实验队伍,现在已经发挥了他的作用,有生之年你别像再看到他们了,起一支新军很有必要,未来不管局势朝着那个方向发展,有一支可战之兵,我们随时都能应付局面。”

    “大人说的正是属下所想,难道我和大人是传说中的心有灵犀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