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首富从黑科技开始 > 第309章 绝对跨时代的科技(太难啦)!

第309章 绝对跨时代的科技(太难啦)!


    系统只有一个选项——开启。

    当然,周潇也可以选择不点。

    按照起源集团现在的体量和收益,周潇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找个女孩子老婆孩子抗头热,水水日常也可以过。

    但是科技海洋永无止境,周潇还是选择了开启。

    这一次又会是什么东西?

    【恭喜宿主开启任务:任务生物信息储存。】

    【说明:人类还在使用古典二进制计算机吗?还在用半导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吗……】

    靠!

    看到这句话周潇就激动了!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这一次的随机可以和周潇渴望的完全一致啊!

    如果说前段时间周潇最渴望什么科技,就是芯片技术和内存技术等科技。

    华威前段时间被米国科技公司吊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芯片技术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就算是现在流苏手机能够和平果的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也是比较危险。

    要是平果手机的芯片再进步一点,消费者的的选择恐怕又要犹豫了。

    半导体,尤其是技术永远是夏国科技公司的痛。

    即便是现在,夏芯国际的技术也是在12nm,没有丝毫的进步。

    不是夏芯国际不想进步,而是关键的技术依旧掌握在米国手里。

    尤其是现在,米国都拒绝向华威出口芯片,更别提向夏国出售光刻机等芯片制造的关键技术了。

    周潇从马桶上起来,坐在沙发上为自己泡了一杯茶,慢慢看着这一次生物信息储存技术的技术指南。

    周潇是生物学出生的,但是发现自己看技术指南还是有些吃力。

    上面的字自己全部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之后表达意思,却是那么的晦涩难懂。

    技术指南的内容很多,图文并茂,如果装订成册恐怕能够填满周潇的整个客厅。

    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生物信息存储的的确确是完全开启新时代的科技产品。

    周潇继续看说明。

    技术指南的说明部分指出,人类现在使用的计算机技术是属于古典计算机。

    什么是古典计算机,意思就是以半导体为载体,以二进制为机器码进行运算。

    这一次周潇获得的技术,生物信息存储,是生物计算机中最基础的科技产品——单纯的信息存储,没有信息运算。

    说明书描述道,生物信息存储的原理是利用dna或者是rna上面的碱基配对信息录入原理,酶为信息输入和读取的工具,蛋白质为信息的稳定表达。

    比起古典计算机(半导体为载体的二进制计算机)中的半导体存储或者是磁盘储存,生物存储有很多优点。

    第一,存储信息量十分巨大!

    生物的dna或者是rna本身具有天然独特的立体化结构,其密度要比平面型的硅集成电路高五个数量级。

    半导体中其性能是由元件与元件之间电流启闭的开关速度来决定的。用蛋白质制成的计算机芯片,它的一个存储点只有一个分子大小,所以它的存储容量可以达到普通计算机的十亿倍。

    这一点可以从生物自身就能够看到。

    人类细胞非常的小(微米级别),但是蕴藏着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

    而要将这些遗传信息转化为电子数据,则需要约4gb的容量。

    用更极端的例子,一百人的遗传信息也不过是毫米级别,而400g的硬盘就有点分量了。

    dna作为信息记录的载体,其存储的数据容量还要远远大于人类遗传信息的存储量,所以在体积上,完爆传统的半导体存储介质。

    该技术要是能够应用在现代计算机上,那么人类的数据增长量将又一次呈现爆发级别的增长。

    今后的手机你设置一个512gb存储都是垃圾,手机、电脑等设备的存储应该向着无线大靠拢。

    第二个就是信息的传递速度。

    根据说明书的描述,生物存储信息,不是将信息存储在一个活的生物上面。

    而是在容器中,拥有无数立体叠加状态的dna链条。

    看到这里,周潇内心的震撼还是相当大了。

    生物计算机!

    生物信息存储!

    这这科技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不是没有。

    (后面有500字重复,请15分钟后刷新即可。)(后面有500字重复,请15分钟后刷新即可。)(后面有500字重复,请15分钟后刷新即可。)(后面有500字重复,请15分钟后刷新即可。)

    早在十多年前,

    人类细胞非常的小(微米级别),但是蕴藏着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

    而要将这些遗传信息转化为电子数据,则需要约4gb的容量。

    用更极端的例子,一百人的遗传信息也不过是毫米级别,而400g的硬盘就有点分量了。

    dna作为信息记录的载体,其存储的数据容量还要远远大于人类遗传信息的存储量,所以在体积上,完爆传统的半导体存储介质。

    该技术要是能够应用在现代计算机上,那么人类的数据增长量将又一次呈现爆发级别的增长。

    今后的手机你设置一个512gb存储都是垃圾,手机、电脑等设备的存储应该向着无线大靠拢。

    第二个就是信息的传递速度。

    根据说明书的描述,生物存储信息,不是将信息存储在一个活的生物上面。

    而是在容器中,拥有无数立体叠加状态的dna链条。

    看到这里,周潇内心的震撼还是相当大了。

    生物计算机!

    生物信息存储!

    这这科技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不是没有。

    早在十多年前,

    人类细胞非常的小(微米级别),但是蕴藏着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

    而要将这些遗传信息转化为电子数据,则需要约4gb的容量。

    用更极端的例子,一百人的遗传信息也不过是毫米级别,而400g的硬盘就有点分量了。

    dna作为信息记录的载体,其存储的数据容量还要远远大于人类遗传信息的存储量,所以在体积上,完爆传统的半导体存储介质。

    该技术要是能够应用在现代计算机上,那么人类的数据增长量将又一次呈现爆发级别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