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谋取西京

第一百一十七章 谋取西京

实已经认可了马扩关于金军暂时不会全力对抗同舟社的判断。

    但其人缺乏急智,需要一点时间消化这些的情报。

    涉及到大举西进这种大的战略调整,作战方案得由战曹亲自制定,吴用必须把问题考虑得更细才行。

    “属下判断的依据主要有四点。”

    马扩从蔚州来燕京的几日时间里,又不断完善了自己的战略构想,加上社首之前的补充,已经能够确认自己的判断了。

    “其一,金人国力不足,劣势很明显,为了灭亡辽国,不惜放弃长青、弘州以东的众多州县,千里奔袭只为追击辽帝,分兵攻略西南招讨司各地,也是为了不给辽帝流窜的空间。”

    “这一战若不能达成抓住辽帝的战略目标,金军在西京道取得的州县将是空中楼阁,得来的胜利有多容易,失去就会更容易。”

    时迁、单廷圭、关胜等同军高级军官都是徐泽一手带出来的,均清楚攻城略地和建立稳定统治的本质区别。

    众人只看地图上到处都是标注的金军,就能明白马扩这句话的含义。

    金军现在就是骑虎难下,不抓住辽帝收兵都不放心,尤其是现在同舟社也入局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其二,金国和同舟社是结盟多年的盟友,之前双方的合作整体上也做到了相互信任。同舟社北上进取还没有被金人控制的州县,并没有违背之前同金双方签订的盟约,金人当前也承担不起擅自撕毁盟约的严重后果。”

    “其三,双方的战略态势不一样,同舟社步步为营,背靠河北、京东,拿下了南京道,又在蔚州站稳了脚跟,即便进入大同府失败被金人挡了回来,战略上也没有太大的损失。”

    “但金军一旦被我军击败,就有极大可能遭受仆从军的反噬,中京道形势将会失控,完颜斜也作为都统和金国第二顺位继承人,承担不起这么大的损失。”

    同舟社和金国的势力犬牙交错,互为攻守,相互制衡。

    但从整体而言,包含辽东和高丽在内,同舟社攥成的拳头更紧,战略上要更主动一些。

    吴用担心的也不是同舟社会打不赢金国,而是金军统帅误判了形势,搞错了主要矛盾,而将灭辽的大好局面白白葬送。

    听了马扩这三条理由,其人心中就已经有谱了。

    “其四,即便金人现在就放弃追击辽帝的目标,转而全力攻取长青以东诸城,不给我军染指的机会,但只要弘州和居庸关在同舟社掌控之中,我军依然随时可以威胁大同府。”

    这一战的关键是速度,必须抢在金人反应过来之前造成既定事实。

    所以,马扩出发时,牛皋就开始动员本部兵马北上弘州了。

    不出意外的话,第一军现在应该已经拿下了弘州,成功在大同府打下了楔子。

    马扩用箭头在地图上标注了第一军的攻击态势,众人也不会怀疑牛皋这个时间已经拿下了弘州。

    吴用转身看向社首,点头示意自己没有问题了。

    徐泽又环视时迁、单廷圭、杜继宗等人,众人的眼神已经说明了对此战的期待,他也就不再征求众人的意见了。

    “好!学究,说下你的设想。”

    马扩详细汇报自己的判断依据的这一会工夫,吴用已经消化了其人的情报分析,当即走到地图前,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属下认为,西京道当前形势对同舟社极为有利,应该全力进取西线,控制大同府以东所有州县。”

    尽管知道社首支持西进,吴用说完这句话后,还是习惯性地看了徐泽一眼,后者自然清楚其人的小心思。

    “接着讲”

    “此战的关键,是快速进军,赶在金人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拿下所有战略目标。再于西线采取守势,以重兵威胁中京道和东京道,迫使金国接受既定事实。”

    徐泽点头道:“嗯,不错!”

    吴用提出威胁金军的后方而非前线,这一点就很有见地。

    既能让金国意识到现在就跟同舟社翻脸的严重后果,又不至于让其国放弃灭辽的既定目标。

    得到社首的鼓励,吴用接着论述自己的判断。

    “辽帝之前西逃时,由居庸关进入奉圣州,就带走了州内部分兵马,剩余的兵力还要重点防备东、北两面的金人;而大同府降而复叛,被金军两次围攻,东部诸多城池中的兵马定然也极少。因此,此战速战速决的条件成立,重点是解决战后与金人的外交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