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水浒新秩序 > 第十一章 侠以武犯禁

第十一章 侠以武犯禁

人,一点本职业务都不懂,太不像话了!”

    孙石多年来已经养成了速记的能力,很快便将徐泽的意思记下。

    而后,其人犹豫片刻,单独起了一行,写下“这僧很特别?”

    很特别?

    算是吧。

    从某种意义上讲,鲁智深是整部水浒之中,极少数甚至是唯一心怀侠义的好汉。

    是真正能够代表“江湖侠义”的人,能不特别吗?

    但是,徐泽没有正面回答孙石这问题,而是摇了摇头。

    “没什么特别的,鲁智深和张青尽关系很近,咱们念点香火请,顺手而为就行。”

    孙石跟徐泽的时间最长,也可以算是他来到这个世界时唯一的亲人,

    很清楚自家哥哥的习惯,知道徐泽言不由衷,

    但他本就是极冷的性子,见哥哥不说,自己也不再问。

    孙石做事雷厉风行,受领任务后就匆匆出了门。

    徐泽没有再传杨喜喊人,而是双手交叠,置于脑后,回忆起自己这几年走过的路。

    鲁智深是很多水浒迷心中的大英雄,也包括曾经的徐泽。

    六年前,其人带着孙石出延安府,到华州寻史进时,

    本可以稍稍拐个弯,顺便拜访一下鲁智深的。

    但出于多方面原因考虑,徐泽最终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其后,得知鲁智深到了东京,他甚至都没有吩咐朱贵稍加留意此人。

    因为,那个时候的徐泽已经清楚了自己的道路,

    并清楚鲁智深的道路和自己的不是同一条。

    本质上讲,他和鲁智深、宋江等人,各自选择的,是不同的“水浒”。

    彼时同舟社家小业小,正是成型的关键阶段,还容不下鲁智深这尊大佛。

    没想到,几年后,同舟社已经具备吸纳鲁智深的实力了,却又出了这档子事。

    以鲁大师那“爽利”性子,

    一旦放开对其的禁足令,怕是马上就会头也不扭地离开。

    需要放下手头上的事,赶回即墨县去,

    亲自找鲁智深说明情况,再以诚相待,留下他么?

    徐泽略皱眉头,放弃了这个想法。

    侠以武犯禁,像鲁智深这种有侠义心肠,又有好身手的“好汉”,

    天然就受不了条条框框的约束,注定了与强调组织纪律的同舟社相互排斥。

    没出这档子事的话,还可以慢慢转化,有了这个误会,你找他讲什么?他又愿意听什么?

    身为统帅万军的副帅,王进不可能丢下部队不管,而陪着鲁大师吃肉喝酒。

    而且,同舟社虽不禁酒,但什么时候能喝酒、什么时候不能喝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已经走上正轨的同舟社,招收新兵、提拔军官都有一套严格的流程,

    即便以王进的超然身份,这些不在他职责职责范围内的事,也不能擅作主张。

    他在鲁智深一事上的所作所为,挑不出半点毛病。

    纪律规矩就是同舟社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谁破坏它谁就要受惩罚。

    徐泽作为社首,更不能为了某个人而坏规矩,即便这个人曾是他心中的英雄。

    所以,他明知道鲁智深极大可能不是细作,

    也要先派孙石去调查,以铁证还鲁智深清白,而不是靠自己的威望压下此事。

    相对于同舟社耐以生存的纪律规矩,鲁大师个人的一点小委屈算得了啥?

    何况这点小委屈,还是他自找的。

    鲁智深最终要是愿意留下,徐泽当然高兴。

    但他会留下吗?

    这个世界,已经被徐泽这个江湖野人完全搅乱了,

    没有了“替天行道”的梁山,而只有同舟共建的同舟社。

    但在同舟社的控制范围之外,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大宋百姓还需要侠义,还需要哪怕并不存在的“替天行道”。

    鲁智深如果坚持要走,也没必要拦,就让他回到江湖,继续他的传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