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宋耻 > 第两百二十一节 辽王(4)

第两百二十一节 辽王(4)

协议。

    秦桧错在杀岳飞,岳飞不是不能杀,史上有多少功臣被屠戮,权力无情,死于权力倾轧的功臣多了,卷入这种权力的斗争中,就应该做好这种准备。可岳飞死的方式不对,莫须有不应该是杀死岳飞的理由。

    为岳飞鸣冤的,反对和议的文人,自然以此来攻击秦桧,让秦桧臭名冤枉,无法翻身。

    “你是说秦相和赵相之争?”

    吴国公主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之所以被算计,只是因为关心则乱,她认为她的男人是一个英雄,她也认为她的男人会听她的,她有这种心结,就会被人算计,但她能看清跟她无关的纷乱的世界。

    “赵鼎怕是要完蛋了。他一个主战派,燕云都收复了,怎么还内斗?”

    这让李慢侯有些不理解,如果说赵鼎和秦桧之争,是主战、主和两条政治路线之争,自然是势不两立,可现在大局已定,赵鼎对草原和森林又不感兴趣,收回祖宗之地,就功德圆满了,不知道为什么还要争斗。

    宋人真是有病,压制武将成绵羊,文官却极为好斗,而且喜内斗。现在已经成为纯粹的权力斗争,跟理念、政见没什么关系,完全是派系之争。就好像赵鼎和吕颐浩之间,明明都主战,也能斗个你死我活。

    “应该是为了陕西的战事。”

    “吴阶兄弟收拾不了刘豫?”

    女真人撤出陕西,吴阶的对手,就只有刘豫集团。刘豫现在还占据着华州到潼关一线,北边跟西夏人接壤的地方,都控制在刘豫手里。但京兆府已经被吴阶收复,岳飞又攻占了河东路,可以从潼关夹击刘豫,刘豫已经躺进了棺材,怎么还能为刘豫起内斗。

    “可不死收拾不了吗。赵相希望招降刘豫,秦相坚持剿灭刘豫。”

    秦桧变得主战?赵鼎变得主和?

    事情就是这么的诡异,但逻辑却极其清晰。

    “哎。还是为了藩镇的问题,吴阶兄弟这是在跟朝廷博弈。赵鼎不想让藩镇做大,所以要诏安刘豫。秦桧这时候强硬,因为刘豫已经翻不了身。无非是让藩镇多拿一点,朝廷少拿一点的问题。这回赵鼎怕是要完!”

    李慢侯叹道。

    “为何?”

    “秦桧、赵鼎都是心思聪颖之人,所不同者,秦桧更愿意附和皇帝,赵鼎有自己的操守。算是一个正经的文官。刘豫把你家祖坟都挖了,皇帝能容得了刘豫?赵鼎诏安刘豫,当然对朝廷有利。刘豫不管怎么安置,都不会让吴阶兄弟得利。或者让刘豫也成为藩镇,留在陕西制衡吴阶。或者让刘豫成为文官,吴阶兄弟不能扩藩。这都有利于朝廷,却不利于皇帝!”

    赵构怎么敢原谅刘豫这个挖了历代赵氏皇帝祖坟的叛臣,本来威望就不足,他之前的三个皇帝还活着,文臣武将动辄嚷嚷要迎回三圣,未必文臣们都这么执拗,可能也有敲打赵构的意图。告诉赵构,他的地位并不稳,不要胡来。

    北宋建立的政治架构,是皇权、台谏和文官之间三足鼎立,皇帝在文官和言官之间搞平衡,言官监督文官和皇帝。一直到王安石变法之前,这一套制度都运行良好,没有出现太大的昏君,也没有太大的奸臣,王安石变法打乱了政治规则。由于司马光等绝大多数文官都反对变法,王安石这种变法者往往拥有不顾一切的强硬性格,在变法之前,王安石已经是名闻天下的能臣,一直在地方上做官,坚持不入朝堂,因为他要变法,皇帝要让他入朝,就要答应让他变法,知道宋神宗登基,才将王安石调入朝中。

    变法者往往也是标新立异者,注定是孤臣,所以愿意跟随王安石的,很多都是政治投机分子,只因为跟王安石变法能够快速上位,不需要死守规矩,一步一步攀爬。这些渴望一步登天的人,迅速聚集在王安石周边。他们没什么原则,都跟蔡京一样,无条件向皇权退让,不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操守。王安石一死,当政的就成了这些人。宋徽宗刚刚继位的时候,还比较谨慎,把自己当王爷时的一些荒唐爱好都压抑起来,甚至还要装出一副简朴的样子,否则就可能被台谏批评。

    结果蔡京上位,宋徽宗拿出自己的玉盏玉侐等用具让蔡京看,说“朕此器久已,只怕人言,故未曾将用。”蔡京回奏:“事苟当于理,多言不足畏也。陛下当享太平之奉,区区玉器,又何畏哉?”

    皇帝不敢用奢侈品,蔡京鼓励说人言不用担心,鼓励皇帝享太平。后来更是一味奉承,让宋徽宗搞丰亨豫大,在蔡京的纵容和鼓励下,宋徽宗胆子越来越大,最后要收尽天下奇石,花石纲搞的方腊起义。同时也无所畏惧,想用什么人,就用什么人。有蔡京这样的奸臣附和,台谏已经完全起不到监督作用,因为台谏本身也是宰相和皇帝任命的,一旦皇帝和宰相联手,台谏就只能变成一群马屁精。